肌肉拉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,除了在運動時發生,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發生,千萬不可小覷。肌肉拉傷常常伴隨著劇烈疼痛、肌肉無力和腫脹等症狀,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運動表現,還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。這篇文章讓健身教練教你正確處理及預防肌肉拉傷的方法。
目錄
肌肉拉傷症狀

肌肉拉傷是指肌肉纖維的過度伸展或撕裂,通常是由於肌肉遭受過度使用、急劇伸展或突然收縮而引起的。這種傷害常見於運動員和從事體力活動的人,如棒球、羽毛球、足球、籃球、排球等需要下肢需要衝刺或類似彈簧動作的運動。但也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,如搬運重物,緊急剎車的時候。
肌肉拉傷可以分為輕度、中度和重度三個程度,具體取決於損傷的嚴重程度:
- 輕度拉傷(第一度):輕度拉傷是指肌肉纖維的輕微拉伸或微小撕裂。這種拉傷通常會引起輕度疼痛、僵硬和不適感,但肌肉功能仍然可以保持。通常在數天至數週內恢復。
- 中度拉傷(第二度):中度拉傷是指肌肉纖維的部分撕裂。相較於一級拉傷,這種拉傷引起較明顯的疼痛、腫脹和肌肉功能受損。通常需要數週至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。
- 重度拉傷(第三度):肌肉和肌腱完全撕裂,功能完全喪失。這個等級的拉傷會帶來強烈的疼痛感,受傷部位可能出現明顯變形和腫脹,觸摸受傷部位可能會感到凹陷。受傷部位幾乎無法活動,可能需要手術處理,復原時間可能需要數個月以上或更長的時間,有時可能需要進行手術。
肌肉拉傷處理方法
肌肉拉傷的處理可以依照以下PRICE急救步驟進行:
- 保護(Protection):立即停止運動,避免進一步的傷害。使用支撐性器材(如繃帶或拐杖)保護受傷部位,避免二度傷害。
- 休息(Rest):讓受傷部位得到充分休息,避免活動加重疼痛、出血或腫脹。避免進行涉及受傷肌肉的活動,並避免負重。
- 冰敷(Ice):在拉傷後的6個小時內,使用冰袋或冰塊包裹薄毛巾,輕輕敷在受傷部位,每次冰敷持續10到15分鐘,並在冰敷之間休息5分鐘。冰敷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。
- 壓迫(Compression):使用彈性繃帶輕輕包紮受傷部位,但要注意不要包紮得太緊,以避免刺痛或血液循環受阻。適度的壓迫可以減少腫脹和出血。
- 抬高(Elevation):將受傷部位抬高至心臟水平或以上,以促進血液回流和減少腫脹。可以使用枕頭或墊子將受傷部位抬高。
通常,對於一般的輕傷,如簡單扭傷、拉傷或撞傷,在受傷後的首48至72小時內,疼痛和腫脹通常會達到高峰,然後逐漸減退。然而,如果拉傷情況較嚴重或沒有按照預期改善,例如無法移動、有開放性傷口、失去意識、脫臼或骨折,請立即就醫急診。
在拉傷後的3天內,可以持續進行冰敷以預防腫脹,每次冰敷15分鐘後休息5分鐘。在接下來的7天內避免運動,給予受傷部位充分的休息和修復時間。大約10至14天後,可以逐漸開始進行輕度活動,如輕微的重複性伸展受傷的肌肉,並逐漸增加運動強度。在恢復期間,飲食方面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,有助於傷口更快癒合,可以考慮攝取肉類或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。
如何避免肌肉拉傷
1. 正確的運動技巧

學習正確的運動技巧和姿勢非常重要,可以幫助你避免施加不正常的壓力或拉伸到肌肉。當你計劃增加運動強度、頻率或持續時間時,應逐漸增加,而不是突然改變。給身體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的負荷,以減少拉傷的風險。
另外,GYMBEASTICS提供專業的線上及實體健身教練服務,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和目標提供個人化的指導和訓練計劃。如果你有需要健身教練指導,不妨考慮報名!
2. 建立肌力和柔軟度

通過定期進行肌力訓練和伸展運動,可以增強肌肉的力量和柔軟度。這有助於提高肌肉的耐力和負荷能力,減少拉傷的風險。確保均衡地訓練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群,特別是拮抗肌群。
3. 充分熱身

在進行任何運動活動之前,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非常重要。這可以包括輕度有氧運動(如慢跑或快走)和關節活動,以增加肌肉的溫度和靈活性。熱身應該涵蓋你計劃進行的具體運動動作,並持續約5至10分鐘。
4. 合理安排休息

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是非常重要的,這有助於肌肉的恢復和修復。過度疲勞和連續運動可能會增加拉傷的風險。確保你的訓練計劃中有足夠的休息日,並聆聽身體的信號,給予它所需的休息和恢復時間。
5. 注意身體信號

密切關注身體的信號,如疼痛、不適或疲勞感。如果你感到不適或有任何不尋常的症狀,請停止活動並休息,以避免進一步的傷害。
常見問題
如何區分肌肉拉傷與運動後肌肉酸痛?
區分肌肉拉傷和運動後肌肉酸痛可以根據以下一些特徵:
1. 感覺的時間:運動後肌肉酸痛通常在運動後24小時內開始感覺,並逐漸增加,然後在一周內緩解和消失。肌肉拉傷的症狀通常在受傷後立即感覺到,且可能持續時間更長,通常超過1周,甚至更長。
2. 症狀的性質:運動後肌肉酸痛通常被描述為一種疼痛、沉重或僵硬感,可能伴隨輕微的不適或緊繃感。肌肉拉傷的症狀通常更加嚴重,包括刺痛、灼熱感、腫脹、瘀青、抽筋和無力感。
3. 肌肉觸壓:在運動後肌肉酸痛的情況下,觸摸和壓迫肌肉通常不會引起劇烈的疼痛。對於肌肉拉傷,觸摸和壓迫受傷部位通常會引起明顯的疼痛和不適感。
4. 運動史習慣強度:運動後肌肉酸痛通常發生在你不熟悉的運動或活動後,或者在增加運動強度或持續時間後。肌肉拉傷通常發生在特定的肌肉群組受到過度使用、過度伸展或急遽拉傷的情況下。
肌肉拉傷復原時間要多久?
肌肉拉傷的復原時間因受傷的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肌肉拉傷的復原時間通常需要幾週至數個月,具體取決於以下因素:
1. 傷勢程度:如前文所說,肌肉拉傷可以分為三個程度:輕度(第一度)、中度(第二度)和重度(第三度)。輕度拉傷通常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來復原,而中度拉傷可能需要一個月,重度拉傷則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2. 治療和康復計劃:適當的治療和康復計劃可以促進肌肉拉傷的復原。這可能包括休息、冰敷、壓迫、提升患肢、物理治療、運動康復和適當的藥物治療。遵從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和指導可以加速復原過程。
3. 個人因素:個人的身體狀況、年齡、整體健康狀態和運動水平也會影響肌肉拉傷的復原時間。一般來說,年輕人往往復原速度較快,而年長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。